衛教資訊  
想當爸爸 先揪出不孕元凶
        近10年男性不孕比例增高
不孕,別都怪女人!生殖醫學專家指出,台灣不孕症的比例愈來愈高,其中男性不孕占了20%。尤其在高壓、高溫工作環境的科學園區男性,因為長期接觸輻射線、電磁波、環境荷爾蒙等有害物質,造成精子沒活力、甚至造成無精症,且因為太忙疏於「房事」,更易有不孕的困擾。想有下一代,夫婦應攜手就診,揪出不孕元凶、才能生生不息。

10年前男性不孕問題沒有那麼嚴重,現在愈來愈普遍。歸納原因,與3C產品普及、電磁波危害、塑膠用品氾濫造成環境荷爾蒙愈來愈多有關,這些都是「殺精」凶手。如果懷孕婦女經常接觸這些物質,加上抽煙、肥胖等,更是從母胎起就影響男嬰製造精蟲的功能。

在竹科工作的男性精蟲品質不佳的情況相當常見,可能與工程師的工時長、壓力大,精子活動力差;若是技術員的工作還必須長時間穿著無塵衣,睪丸處於悶熱溫度下,精蟲品質易受影響。而且許多竹科男回家都很晚已累癱,沒力氣也沒時間行房,精子貯積太久未新陳代謝,造成老廢不佳的後果。

即便男性不孕比例上升,不過礙於「男性雄風」,許多不孕夫婦初期都只有女性就醫檢查,往往錯失懷孕良機。男性精蟲品質與性功能是兩回事,時代已這麼進步,這個迷思應該要破解,不要把這兩件事混為一談。

不孕夫婦雙方都應配合醫學診察
之前曾收治一對不孕夫妻,夫婦都34歲,起初只有太太就醫,任職竹科的先生認為親兄弟都沒有不孕問題,他也不可能有問題,這位太太接受治療打排卵針、按時行房,半年後肚子一樣沒消息,先生此時才願意一同求診,檢查發現患有無精症,「精液裡半隻精蟲都沒有」,經由副睪取精才終於順利懷孕。

「明明在竹科工作,走在高科技尖端的工程師,卻有不少人『排斥高科技』,不願接受生殖醫學的觀念,寧可尋求傳統療法,結果一拖就好幾年。」 有位35歲的太太想生小孩,一直生不出來,竹科老公又不肯配合治療,等到再回頭求助已經42 歲,成功受孕機率更低。

若遲遲無法自然懷孕,夫婦應共同就醫檢查,男性可驗精液確認精蟲品質,或檢查是否有內科疾病造成不孕,對症治療。也可以考慮同時接受生殖醫學協助,依據精子異常的嚴重程度選擇人工受精、體外授精或精子顯微注射等方式懷孕。

健康精蟲法則
建議男性均衡飲食、正常作息、保持運動習慣,遠離香菸、塑化劑、電子產品等物質,配合多攝取含「鋅」的海鮮、堅果類食物,有助增加精蟲活力。精蟲的再生周期是2個月,只要保持良好健康,精蟲品質就會變好。